• 010-59494926

  • 专业的医学会议服务与学术推广平台

《关于防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营养建议》

  • 简要: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正处于流行期,对其科学防治,除严格遵循科学自我防护外,注重合理营养,保持良好营养状态,对提高机体自身免疫力、降低感染风险及改善预后具有重要作用。为此,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营养医学专业委员会专家提出以下关于防治新型冠状病

【人民医生网讯】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正处于流行期,对其科学防治,除严格遵循科学自我防护外,注重合理营养,保持良好营养状态,对提高机体自身免疫力、降低感染风险及改善预后具有重要作用。为此,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营养医学专业委员会专家提出以下关于防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营养建议:

一、对正常和留观人群的营养建议

以中国营养学会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为基本原则,做好以下八条:

(一)食物种类多样,荤素搭配,粗细搭配,保证能量及营养素摄入充足;不暴饮暴食,不刻意减重。

(二)增加肉鱼蛋禽奶等动物性食品和大豆类及其制品摄入,不吃野生动物食品。

(三)保证新鲜蔬菜水果摄入充足。

(四)适量多饮水,每日需饮水约1500-2000毫升。

(五)保证饮食卫生,制作食物前和餐前要洗手,制作生食和熟食的刀具、案板要固定且分开使用,对畜禽蛋和水产品等动物性食物要烧熟煮透,家庭用餐建议实行分餐制或使用公勺公筷;不参加聚餐,尽量减少外卖送餐。

(六)饮食摄入较少、存在挑食偏食、自身营养状况较差或患有基础疾病者,根据情况,可适当补充维生素、矿物质及全营养型肠内营养制剂。

(七)可在无病源接触风险的户外或有条件的室内根据自身状况进行适量运动,每日锻炼1小时左右,以有氧运动为主,如步行、慢跑、打太极拳、跳健身舞、做韵律操等,也可进行适当阻抗运动,如哑铃、仰卧起坐等;不参加群体性体育活动。

(八)规律作息,保持乐观情绪,每天保证睡眠时间至少7小时。

 二、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患者的营养建议

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的基础上,根据病情严重程度确定营养治疗措施。

(一)对病情较轻且可自主常规饮食的普通型患者的营养建议

1、按正常人群的饮食建议,保证谷薯类、蔬菜水果类、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鱼肉禽蛋奶类及大豆等多样化食物摄入。

2、注重烹调方法,食物应细软易消化,根据情况可少食多餐。

3、对于因食欲下降、进食不足或存在基础疾病等因素导致常规饮食不能满足正常需要的患者,可补充全营养型肠内营养制剂。

4、患者如持续发热导致能量消耗增加使肠内营养难以满足需要,或胃肠道功能较差使肠内进食量受限(如严重腹泻),可考虑给予肠外营养补充。

(二)对重型及危重型患者的营养建议

1、对于此类患者的营养支持目的是在不加重器官负担基础上,提供充足能量和营养素,防止常量和微量营养素缺乏,配合临床医疗,改善患者整体状况。

2、热能和营养素需要量及配方比例的确定、营养支持方式的选择等营养措施的制定应从保证患者基本营养需求、改善重要器官功能、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及原有基础疾病的治疗等多方面综合考虑。

3、根据疾病危重程度,成人患者能量供给按照 25-30千卡/每公斤体重/天,蛋白质供给按照 1.0-2.0克/每公斤体重/天,维生素与无机盐则按正常需要量供给。

4、肠道功能允许情况下,可给予流食,如奶制品、蛋羹、蔬果汁、米粉及全营养肠内营养制剂,少量多餐;对病情较重无法经口自主进食的患者,可经鼻胃管或鼻空肠管进行肠内营养支持;胃肠功能受损患者推荐应用短肽型肠内营养配方。

5、对严重胃肠道功能障碍或病情较重不宜接受肠内营养的患者,可采用肠外营养支持。

6、为不加重肺、心、肾、胃肠道等器官功能负担,早期可推荐允许性低热卡,能量供给按20-25千卡/每公斤体重/天,满足需要量60%~80%即可,病情稳定后逐渐增加至全量。

7、病情逐渐缓解者,可摄入半流质、易咀嚼和消化的食物,少量多餐,并逐步向普通饮食过渡。

8、维持微生态平衡、改善胃肠功能,可适当补充微生态食品或制剂。

三、对病后康复人群的营养建议

(一)患者病后回家康复期间,如食欲和胃肠功能恢复正常,摄入普通饮食即可满足正常营养需要,该人群的营养原则与第一部分“正常和留观人群营养建议”类似。

(二)重型及危重型患者病后回家康复期间,应注重烹调方式,食物应细软易消化,少食多餐,并逐步向普通饮食过渡。

(三)若患者病后身体虚弱,或由于各种原因导致饮食不能满足其康复需求,可适当补充全营养型肠内营养制剂或其他针对性营养制剂。(人民医生网—中国先进的医疗医药行业专家服务与学术推广平台,组织基层医院院长培训、基层卫生干部培训、乡镇卫生院培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培训等各类学术推广会议。)

来源:中国医药教育协会
免责声明:由网友自主投稿、发布、上传到本站的作品,本站仅对此类作品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联系。

相关文章

文学军教授最新抗衰科研成果 评论: [热点评论]
江苏高校把科研科教“书写”在“抗疫”一线 评论: [热点评论]
华为云助力再生医学科研创新再提速 评论: [热点评论]
陈薇院士团队新冠疫苗研制课题获重要成果 评论: [热点评论]
西藏老人致力藏医药资料收集整理 评论: [热点评论]

用户评论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专家推介
服务项目
  • 专家推介

    微信用户已达7亿,覆盖90%以上手机,微信营销是我们的品牌服务 ...

  • 学术交流

    《人民医生》EDM邮件,图文并茂,直投千家万户,送达率97%以上 ...

  • 多点执业

    国际刊号,为药企提供文稿撰写、版面编排、广告设计、制版印刷全程服务 ...

合作伙伴

专家中心

主编微信

在线客服

010-56240898

在线时间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在线QQ 点击咨询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协会章程 专家条例 本站条款 加入办法 专家团队 专家名单 行业合作 用户帮助

网址: www.rmys360.com    京ICP备12014542号-8    ICP证:京B2-20211082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5009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