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医生网】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在广州市召开广东基层医改新闻发布会,介绍广东省做强基层卫生、深化县域医改典型经验。其中,广东省多地打造“十五分钟医疗圈”的做法,受到广泛关注(《健康报》9月16日)。
15分钟的路程是一个物理距离,是指医疗机构近在咫尺,居民15分钟内就能抵达。做到这一点不太容易,但只要有足够财力与责任意识,是完全可以实现这一目标的。目前,中央财政有投入,地方财政有配套,只要资金与责任到位,基层医疗机构的房子可以盖得很漂亮,医疗设备也可以配齐。当前,多地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都焕然一新,基础设施建设的确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15分钟更应该是一个技术距离,是指居民到达基层医疗机构后,15分钟内可以获得令人满意的医疗服务。当然,不能用大医院标准来衡量基层医生,但适合基层诊疗特点的人才,理应具备。宽敞的大楼里若没有几名高学历医生,先进的设备若没有善于操作的人,“十五分钟医疗圈”的价值就没有充分释放出来。
缩短技术距离,首先要用优厚的条件吸引人才到基层。国家卫健委此次在广州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因为广东在吸引人才方面具有值得借鉴的经验。比如,花都在区花山镇卫生院,只要是医疗骨干,年收入都超过30万元,就连当地一名村医,税前年收入也有25万元左右。这样的收入,超过了很多城市大医院的医生,当地医疗强基层的力度之大,由此可见一斑。
当然,提升基层医务人员的待遇只是策略之一,缩短居民就医的技术距离,还应探索其它举措。其中,让医师多点执业真正变成现实,便是一个重要途径。加快医改步伐,实现人才自由流动,能让“十五分钟医疗圈”在医疗技术方面具备坚实的基础。
还要看到,信息技术对医疗模式的深远影响。远程诊疗便是“名医下基层”的一个便利形式,而5G技术与人工智能结合,便使得手机远程协助甚至直接操作成为可能。基层医务人员懂看病只是本领之一,利用互联网获得帮助也是一项日益重要的技能。
因此,包括场地规划和设备配制等在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应前瞻性地为互联网诊疗尤其是智能设备预留足够的空间。在基层人才队伍建设方面,也需针对互联网诊疗和智能设备做好人才储备,以赋予“十五分钟医疗圈”更多技术内涵,让居民15分钟不仅能抵达医疗机构,而且能够获得优质的医疗服务。
来源:信息时报
免责声明:由网友自主投稿、发布、上传到本站的作品,本站仅对此类作品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联系。
《医疗器械唯一标识系统规则》解读 | 评论: | [热点评论] | |
我国400万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参与防疫 | 评论: | [热点评论] | |
卫健委:派出3支院士团队指导医疗救治 | 评论: | [热点评论] | |
东莞医疗系统首家院士工作站落户南城 | 评论: | [热点评论] | |
第三届中国医疗器械质量提升大会在重庆召开 | 评论: | [热点评论] |
等级: 2500 排名:3
等级: 1000 排名:5
等级: 1000 排名:6
等级: 1000 排名:9
等级: 1000 排名:10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网址: www.rmys360.com
京ICP备12014542号-8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50095号